忘记密码? | 收藏本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主页 > 业界新闻 >

业界新闻

钢铁业重组步伐加快 “北重南轻”局面将改变

发布时间:2020-03-16 04:25  作者: 点击量: 


钢铁业重组步伐加快北重南轻局面将改变

我国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已到刻不容缓的关键时期。《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无疑为钢铁工业十二五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指出,《规划》将引领钢铁行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规划》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将优化区域布局,改变北重南轻的局面。

    《规划》提出将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计划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大幅减少钢铁企业数量,促进区域钢铁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宏亮认为,《规划》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事实上,未来5-10年国内钢铁版图的雏形已现,未来更多地是推动重组的进程以及重组后资源的整合和协同效应。《规划》中重点提出要推进完善鞍钢与攀钢、本钢、三钢等企业,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云南、广西钢铁企业,首钢与吉林、贵州、山西等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三钢闽光(002110,股吧)、韶钢松山(000717,股吧)、柳钢股份(601003,股吧)等未来存在被并购的预期。

  此外,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呈现北重南轻东多西少的特点,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长期从外地大量调运钢材,而环渤海地区的5个省、市产能在4亿吨左右,近一半过剩产量流向以南方为主的其它地区。这种不合理布局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极大挤占与浪费。

  对此,《规划》提出,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东南沿海则要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推进福建宁德钢铁基地建设。

  中金公司分析师罗炜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行业结构调整的决心和方向,短期对市场情绪有提振作用;长期来看,若能切实执行,会有效改善行业结构,提升行业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培养出优势企业。

  该分析师认为,《规划》将优化区域布局,改变北重南轻的局面。如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厂,其中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减量调整,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不增加总量,结构调整。若能切实控制住这些区域的新增产能,将减缓供过于求的局面。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基地,预计宝钢湛江基地和武钢防城港基地获批的可能性增强,相关南部沿海钢厂(韶钢、柳钢、三钢)被收购兼并的进程可能会向前推进。西部地区如新疆等强调适度发展,预计重点企业如八钢、新兴铸管(000778,股吧)的新建项目有望获批,但新疆整体新增供给会有序可控。

  第一创业研究所分析师认为,近期钢铁板块可望迎来转机:一是目前市场已经充分反应了钢铁板块的低景气度,四季度业绩表现不至于大幅低于预期;二是行业十二五规划或许带来某些亮点;三是信贷放松的预期增强,后两月预期近6500亿贷款有望使下游和钢贸商资金面有所放松,对下游需求和钢价反弹有利。且10月日均粗钢产量较上月下滑约5.5%,表明钢厂检修效果显现,供求关系可望改善。(中国经济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版权所有©2013-2014 河北省金属学会 技术支持:迈得科技
地址:石家庄市跃进路167号  邮编:050031  信箱:hbsjsxh@126.com  电话:+86-0311-85689536 +86-0311-807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