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之一。但现在GDP增长率由两位数降到7.5%左右,很多人就把这个理解为经济增长“新常态”了,我觉得这未免有点形而上学。
对市场范畴来讲,“常态”的关键在于其中每个行为主体的抉择都是自主的。每个市场参与者的自主抉择,即对经济刺激的反应,在于其依托自身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当经济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各因素投入的边际效用趋于均等时,总体效用或总体产出才会最大。
观察我国的现实,各产业之间,没有达到边际效用均衡,而地区间不均衡更是突出,所谓“东、中、西”三部。即使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周边100公里也还有贫困山区存在。可见,国内均衡发展仍将是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强劲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而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中国也仍然有着强劲增长的需求。我十分赞成李稻葵一个原理性的观点,他说:一个经济体的增长潜力有多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该经济体与世界上标杆性的发达国家人均GDP的差距。这是国际间均衡增长问题。我们的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这就是我们的增长空间和动力源。
所以,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的角度,增长到头了可以松口气了的观点要不得。何况,经济周期,从萧条、复苏、繁荣到危机经历若干阶段,当我们的经济逐步复苏并发展到繁荣阶段,GDP增长率还会是7.5%左右吗?
至于如何选择增长方式,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合适,关键是由市场决定,由市场参与的各个主体,个人、企业、地方各级政府各自独立抉择。虽然各个主体之间有相互影响,如增长攀比,结构雷同化,但只要不对各个个体加以强制约束,它们各自的随机误差相互抵消的结果可使系统误差最小化。如果给每个市场主体都强制性加上一个偏好,呈现的就不是常态的。因为系统内各个个体的一致性误差不能相互抵消,累积起来就会很大。以往历次对房地产调控的“空调”效果,就是这样的例子。
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当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盛衰,对各地政府的救市和不救,就是不发声。这样很好,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合理与否,都是环境选择的结果,或是“试错”的结果。如果不让这些市场主体实实在在上好市场课,迎接市场大考,家长总是给予作业辅导甚至代做作业,则很难成就一个好学生。你有钱买了一套又一套,你银行开发贷按揭贷做得热火朝天,你地方政府卖地发债,大兴土木,尽上些“高大上”项目。否极泰来,总有一天搞砸了,一个个都会学得乖巧起来。何况砸了也没什么好怕的,砸的是其所有者,资产无恙。
所以,我理解的新常态,就是市场各个行为主体自主抉择的结果,自主的微观行为的宏观表达就是市场众生相。新常态的灵魂是市场决定,而不是我们主观设定或期望的这个那个指标。(作者:张利宁,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